探秘韩国军力:世界第五,不容小觑的“美日急先锋”



一、韩国陆军:规模与装备的双重考量

(一)兵力规模

韩国陆军是韩国三军中规模最大的军种,展现出了颇为可观的人力规模。其现役兵力达 56 万人左右,另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预备役力量,预备役人员超过 400 万。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样的兵力规模不容小觑,在全球兵力规模排名中位居前列,是兵力规模比较高的国家之一,也彰显出韩国在陆军人力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为其应对各类军事任务及潜在的安全挑战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

(二)主战装备

K-2 “黑豹” 主战坦克

韩国陆军现役主战装备种类丰富且性能先进。在主战坦克方面,有 K-1、K-2 等型号,其中 K-1 主战坦克在 1987 年列装服役,取代了之前美国提供的部分坦克,还相继衍生出了 K-1A1、K-1A2 等型号,至今仍有数百辆在役。而 K-2 “黑豹” 主战坦克更是韩国军工的重要成果,属于世界上的第一批四代坦克,战斗全重达到了 55 吨,配备了 1 门 L/55 型 120 毫米滑膛炮(德国 “豹 2” 同款),副武器为 7.62 毫米机枪和 12.7 毫米机枪,在使用特定穿甲弹时能在 2000 米射程击穿 640 毫米厚的标准钢板,火力性能出众,不过其机动性方面曾出现过一些短板问题,目前韩国陆军大约装备了 200 多辆。

K-21 步兵战车

各型装甲车和步兵战车数量众多,像履带式的 K-21 步兵战车,绰号 “红背蜘蛛”,在 2009 年加入韩国陆军服役,造型酷似美国的 M2 步兵战车,武器部分配备了一门 40 毫米机炮和 7.62 毫米机枪,战斗全重大约 26 吨,车内可乘坐 9 名全副武装的步兵;轮式的有 K808 和 K806 型装甲运兵车,具备水陆两栖行进能力,尾部带有螺旋桨推动器,一般搭载 12.7 毫米遥控机枪武器站,车内可乘坐 9 - 10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车身正面装甲可抵挡 14.5 毫米机枪弹的攻击。

K-9 自行榴弹炮

火炮方面,有 K-9 自行榴弹炮,这是韩国国产的 155 毫米自行榴弹炮,早在九十年代末期就已列装服役,主要武器是一门 52 倍口径的 155 毫米榴弹炮,炮塔顶部还有一挺 12.7 毫米机枪用于自卫,底盘采用了 K1 坦克的液压悬挂系统,机动性良好,战斗全重大约 47 吨,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达到 50 公里。除此之外,还有 K-239 “天舞” 自行火箭炮系统等多款火箭炮,K-239 火箭炮系统比较模块化,可兼容不同类型火箭弹,甚至还能装填战术导弹。

长弓阿帕奇

在直升机装备上,韩国陆军也实力不俗,装备有包括 72 架 AH-1 武装直升机和 36 架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内的各型直升机超过 600 架,其中引进美国的 “黑鹰” UH60 型多用途直升机,大约装备了 600 多架,广泛配备于陆军特种部队、陆军航空部队等,其性能在世界上也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为陆军的空中作战、兵力投送及侦察等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作战单位与战术体系

韩国陆军有着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作战单位构成。从师级单位来看,包含机械化步兵师、步兵师、乡土师、动员师等不同类型。机械化步兵师装备精良、机动性强,像韩国的首都师就是典型的机械化步兵师,曾是韩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全系配备美式装备,主要负责守卫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具备很强的突击作战能力;步兵师则在常规作战、区域防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土师侧重于本土区域的防卫任务,对本地的地形、环境更为熟悉,能更好地应对一些特定区域的安全需求;动员师则在战时可快速动员补充兵力,保障整体作战力量的充足。

旅级单位方面,有装甲旅以及炮兵旅等。装甲旅以装甲力量为主,装备大量主战坦克、装甲车等,具备强大的突击和机动作战能力,可在战场上快速推进、穿插,是实施进攻作战的重要力量;炮兵旅则拥有众多各型火炮,涵盖自行火炮、牵引火炮等,能够在远距离上对敌方目标进行火力打击,为己方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是掌控战场局势、实施火力压制的关键作战单位。

在战术体系上,韩国陆军注重各作战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机械化步兵师、装甲旅等进攻力量在作战时,会得到炮兵旅强大的火力掩护,通过火力的有效延伸和覆盖,为突击部队开辟通道、压制敌方防御力量;步兵师等则会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作战,同时与其他机动力量配合,实施反冲击等战术动作;而乡土师、动员师等可根据战场态势,及时补充到需要的作战方向,保障整体防线的稳固以及作战行动的持续开展。并且,韩国陆军还会结合空中力量,如武装直升机等,进行空地协同作战,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以应对多样化的作战场景和潜在对手。

二、韩国海军:从近海到远洋的实力蜕变

(一)发展历程回顾

韩国海军成立于 1945 年 11 月 11 日,其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在二战结束后,作为新独立的国家,韩国在各方面都依赖美国的大力协助来建军,海军创设时期的兵力皆是美国海军在二战期间建造、战后多余释出的除役舰,例如基林级驱逐舰与桑纳级驱逐舰等。

到了 70 年代末期,韩国开始着力发展本国造舰工业,旨在替换那些服役已久的老旧美援舰艇。得益于美国稳定的支持,以及韩国自身良好的重工业与造船业基础,发展自主国防的条件较为优越。1980 年,在现代重工和美国 JIMA 公司协助下,蔚山级护卫舰首舰蔚山号下水,并于 1981 年 1 月 1 日服役,随后又陆续有东海级、浦项级加入韩国海军行列,但当时的韩国海军仍只是一支承担近海水域和周边岛礁巡逻、护卫任务的近岸海军,这三级护卫舰排水量均未超过 3000 吨,属于小型护卫舰。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韩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海外利益持续拓展,周边邻国特别是中、日海军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加紧推行 “自主防卫” 建军方针和 “攻势防御” 国防战略,韩国海军也加快了从 “沿岸防御” 向 “远洋防御” 的战略转变,其使命从消极防御变为主动执行战略威慑、夺取制海权、保护海上通道等进攻型任务,不断增加装备建设经费。此后,韩国海军在驱逐舰、航母、潜艇等方面都有诸多建设成果,像建造了 KDX-1、KDX-2、KDX-3 三级驱逐舰,打造了 “独岛” 号两栖攻击舰,还引进德国技术生产潜艇,接连建造出多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水面舰艇,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正一步步朝着远洋海军的目标迈进。

(二)舰队编制与分布

韩国海军的指挥体系由多个重要部分构成,最高指挥单位为海军本部,其下的海军作战司令部辖有舰队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第 6 航空战团司令部,海军总部设在忠清南道鸡龙市,主要基地除釜山海军作战基地和镇海海军基地外,还有东海、仁川、金山、木浦、蔚山、浦项以及济州等基地。舰队司令部设在镇海基地,管辖着三大舰队。

第 1 舰队驻江原道东海市,负担东部海域即东海(日本海)作战警备区的巡逻警戒和防御作战任务,在镇海、济州、新村设有前进基地,这里还集中部署有韩国海军大部分 P-3C 反潜机飞机,由于其责任海区地处前沿,作战任务较重。其配备有 KDX-1 导弹驱逐舰 1 艘(广开土大王 971),蔚山级导弹护卫舰 3 艘(马山 955、庆北 956、釜山 959),浦项级护卫舰 9 艘以及若干巡逻艇,下辖第 11 驱逐舰战队、第 12 巡逻舰战队、第 13 高速艇战队、第 1 战备战队、第 1 基地战队、第 1 军需战队、第 108 早期警戒战队、第 118 早期警戒战队等作战单位。

蔚山级导弹护卫舰

第 2 舰队驻京畿道平泽市,负责西部海域即西海(黄海)作战警备区的巡逻警戒和防御作战任务,因守卫首都重要门户,作战任务最为繁重。该舰队装备 KDX-1 导弹驱逐舰 1 艘(乙支文德 972),蔚山级导弹护卫舰 4 艘(汉城 952、全南 957、济州 958、清州 961),浦项级护卫舰 8 艘(天安舰已经沉没)以及部分巡逻艇,设有第 21 驱逐舰战队、第 22 巡逻舰战队、第 23 高速艇战队、第 2 战备战队、第 2 基地战队、第 2 军需战队、第 218 早期警戒战队、仁川海域防卫司令部等。


第 3 舰队驻全罗南道木浦市,负责南部海域即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作战警备区的巡逻警戒和防御作战任务,舰队除防止朝鲜渗透的任务外,还要对前方海域作战集结与机动提供支援,以及进行近海防御,拥有浦项级护卫舰 4 艘和一些巡逻艇,编有第 31 驱逐舰战队、第 32 巡逻舰战队、第 33 高速艇战队、第 3 战备战队、济州防卫司令部等作战力量。

探秘韩国军力:世界第五,不容小觑的“美日急先锋”

此外,直属海军作战司令部指挥的第 5 混成战团驻镇海,主要协助第 3 舰队负责南海海区作战警戒任务,同时负责对 3 大舰队及沿海岛屿实施支援、补给运输,并对东、西海域进行战时机动支援,类似于日本主力舰队的机动舰队,有着 KDX-1 导弹驱逐舰 1 艘(杨万春 973),KDX-2 导弹驱逐舰 2 艘(忠武公李舜臣 975、文武大王 976),蔚山级导弹护卫舰 2 艘(蔚山 951、忠南 953),天池级舰队补给舰(天池 57、大清 58、华川 59),浦项级护卫舰 2 艘以及若干巡逻艇,内部设有第 51 战队、第 52 水雷战队、第 53 登陆战队、独岛级登陆舰等众多作战编队,还有第 55 军需支援战队以及海难救助队(SSU)。

而第 6 航空战团驻庆尚北道浦项市,直属海军作战司令部,是韩国的海军航空部队,主要执行反潜、对舰、海上反渗透作战任务,下辖 2 个飞行战队,整备战队、基地战队、训练战队各 1 个,拥有浦项(K-3)、镇海(K-10)及木浦(K-15)三处海军航空基地。

(三)主力舰艇盘点

独岛级两栖攻击舰

  1. 两栖攻击舰(独岛级):独岛级两栖攻击舰是韩国海军吨位最大的主力作战舰艇,目前共有 2 艘,独岛号满载排水量 1.8 万吨,二号舰马罗岛号满载排水量 1.95 万吨,其为韩国海军第一艘全通甲板两栖攻击舰,也是韩国目前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首舰独岛号于 2002 年开工建造,2005 年下水,2007 年服役,舰长 200 米,宽 30 米,吃水 7 米,标准排水量 13500 吨,采用 4 台 LM-2500 燃气轮机,单台功率 30000 马力,总功率 120000 马力,最大航速 23 节,最大续航力 8000 海里。装备 2 座守门员近迫武器系统,1 座 21 联装 MK-49 垂直发射系统,可搭载 10 架中 / 大型运输直升机,舰体后段的舰内坞舱长 26.5 米,宽 14.8 米,可容纳 2 艘美国军规的 LCAC 气垫登陆艇或 12 辆两栖运兵车或者 10 辆主战坦克,另可搭载 600 - 830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和总共 5000 吨的相关物资装备。马罗岛号和独岛号结构基本一致,只是马罗岛号比独岛号略大一些,武器和电子系统有所不同,马罗岛号采用以色列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同款,还安装有 16 单元的韩国国产 K-VLS 垂直发射系统,替换原有的近防武器系统,可装填韩国国产海弓中程防空导弹和红鲨反潜导弹,在两栖作战以及海上力量投送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 各型驱逐舰

KDX-1 广开土大王级驱逐舰

    • KDX-1 广开土大王级驱逐舰:是韩国驱逐舰计划的第一阶段(KDX-1)产物,原计划建造 10 艘,最终压缩为 3 艘。它是韩国海军自行设计的第一种驱逐舰,也是第一种装备舰空导弹和近程武器系统的战舰。1989 年开始设计,1994 年首舰开工建造,1996 年下水,1998 年服役,全部 3 艘在 2000 年服役完毕,长 135.4 米,舰宽 14.2 米,吃水 4.2 米,标准排水量 3200 吨,满载排水量 3900 吨。动力系统采用柴燃交替方式(CODOG),高速航行时使用 2 台美国通用电气的 LM2500 燃气轮机,功率 58200 马力,巡航时使用 2 台韩国 Sangyong 公司与德国公司联合生产的 MTU 20V 956 TB82 柴油发动机,功率约 8000 马力,最大航速 30 节,最大续航力 4500 海里。武器装备为 16 单元 MK48 垂直发射装置,用于发射海麻雀 RIM-7M 近程舰空导弹,最大射程 14.6 千米,8 枚 RGM-84D 鱼叉反舰导弹,1 门 127 毫米舰炮,2 座荷兰守门员近迫武器系统,2 座三联装 324 毫米 MK32 mod 5 鱼雷发射管,搭载 1 架超级山猫反潜直升飞机,其服役标志着韩国海军从近海防卫向远洋海军过渡迈进了重要一步。

KDX-2 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

    • KDX-2 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作为韩国驱逐舰实验计划中的第二阶段(KDX-2)产物,除尺寸比 KDX-1 更大外,还拥有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以舰队防空为主要作战任务。首舰 2002 年下水,2003 年服役,目前已经服役 6 艘。该舰长 154.4 米,宽 16.9 米,吃水 4.3 米,标准排水量 4800 吨,满载排水量 5500 吨。动力系统采用 CODOG 模式,拥有 2 台 LM-2500 燃气涡轮 / 53640 马力,2 台 MTU 20V956-TB92 柴油机 / 8000 马力,最大航速 30 节,最大续航力 4000 海里。武器装备包括 1 门 MK-45 Mod4 五英寸 62 倍径舰炮,32 单元的 MK-41 垂直发射系统,可装填标准 SM-2 Block3A 防空导弹、海麻雀 ESSM 短程防空导弹,8 - 24 单元的 KVLS 垂直发射系统,能装填 K-ASROC 垂直发射反潜火箭和天龙对地巡航导弹,2 座四联装鱼叉或 SSM-700K 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 座 21 联装 MK-49 RAM 拉姆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 座 30 毫米守门员近程防御武器系统,2 座三联装 324 毫米 MK-32 Mod5 鱼雷发射装置,搭载 2 架超级大山猫反潜直升机,在舰队防空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KDX-3 世宗大王级宙斯盾驱逐舰

    • KDX-3 世宗大王级宙斯盾驱逐舰:属于韩国驱逐舰实验计划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最终阶段(KDX-3)产物,舰体基本构型大致沿用自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Flight 2A,但长度比伯克 Flight 2A 增加 8 米左右,满载排水量超过万吨。首舰 2003 年建造,2007 年下水,2008 年服役,共建成 3 艘,服役时号称东亚海军中最大的导弹驱逐舰,配备宙斯盾作战系统,使得韩国海军成为全世界第五个装备宙斯盾系统的海军。舰长 165.9 米,舰宽 21.4 米,吃水 6.25 米 ,标准排水量 8500 吨,满载 10300 吨。动力系统采用 4 台通用 LM2500 燃气轮机,总功率达 10 万匹马力,最大航速 30 节,最大续航 5500 海里。武器装备有 1 门 127 毫米 KMk45 Mod4 主炮,1 座守门员近迫武器系统,1 座 21 联装 MK-49(RAM)短程防空导弹系统等,在区域防空、对海打击以及对空防御等多方面作战体系里占据重要地位。

“正祖大王” 号驱逐舰

    • “正祖大王” 号驱逐舰:由韩国自主建造,舰体长 170 米、宽 21 米,满载排水量 11500 吨,是韩国 KDX-Ⅲ 计划中第二批驱逐舰的首舰。该舰装备了新式 “宙斯盾” 导弹防御系统,提高了对弹道导弹的探测及追踪能力,同时计划配备远程舰空导弹,展现出韩国在驱逐舰发展上的持续进步,进一步增强了韩国海军远洋作战的防空反导等能力。
  1. 护卫舰

以 “忠南” 号护卫舰(FFG-828)为例,它是韩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 3600 吨级导弹护卫舰,也是韩国海军目前装备水平最高的护卫舰,舰上战斗管理系统 (CMS)、主要探测装备、舰载武器均已实现国产化,被韩媒誉为 “K - 军工技术的集合体”。该舰全长 129.1 米、舰宽 14.8 米、舰高 38.9 米,吃水深度 4.2 米,标准排水量 3600 吨,满载排水量 4300 吨,比 KDX-I “广开土大王” 级驱逐舰都要大,舰员编制 125 人。

  1. 潜艇

韩国潜艇力量发展迅速,从引进德国 209 艇开始,又接连引进德国 214 型 AIP 技术自行生产潜艇,目前拥有如安昌浩级、孙元一级等多型潜艇。像 2021 年,KSS-Ⅲ 首艇 “岛山安昌浩” 号在海试中成功发射一枚潜射弹道导弹,标志着韩国成为第 8 个掌握潜射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潜艇在水下作战、隐蔽突袭以及区域封锁等海军作战任务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断提升着韩国海军的水下作战实力。

三、韩国空军:现代化作战力量的崛起

(一)兵力及战机规模

韩国空军现役兵力约 5.3 万人,拥有各型飞机数量众多,整体规模不容小觑。其作战飞机涵盖了多个种类,战斗机方面,装备有 61 架 F-15K 战斗机,这是美国 F-15E 多用途战斗机的出口型号;还有 180 架 KF-16 战斗机,即韩国授权生产的 F-16C/D 型;另外,韩国总共订购了 60 架 F-35 战斗机,截至 2024 年已装备 38 架 F-35A 隐形战机。除此之外,还有 F-5E “虎 II” 战斗机 156 架等。攻击机方面,有近 100 架由洛马技术支持研发的 T/FA-50 教练机 / 轻型战斗机,可执行一定的攻击作战任务。在教练机领域,同样有着相应数量的配备,为空军飞行员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不同类型、不同性能的作战飞机,共同构成了韩国空军在空中作战、巡逻以及应对各类任务的基础力量。

(二)主力战机性能

  1. F-15K 战斗机:作为韩国空军较为倚重的主力机型,F-15K 是在 F-15E 攻击鹰的基础上升级改进而来,基本达到了鹰 II 的标准。它的航程相比美军自用版本的攻击鹰远了三分之一,并且拥有更优越的航电系统。该战机有着世界一流的座舱交互系统,配备七个多功能显示器、大视角平显,飞行员佩戴夜视镜驾驶时也能顺利观看屏幕输出,这在 F-15E 家族中属于首创。其装备的 AN/APG-63(V)1 脉冲多普勒雷达,目标处理能力、电子战能力远超美军 F-15E 早期型号,还具备高清地图成像模式、地面动目标指示模式等,对空地作战意义重大。同时,F-15K 还配备了先进的火控计算机,处理速度比以往的 F-15E 快 10 倍,升级能力也较好。在武器挂载方面,它是第一种设计有 15 个挂点的 F-15 家族飞机,载弹量超过 10 吨,作战半径高达 1800 公里,续航时间约 3 小时,可挂载 AIM-120C 中距空空导弹、AIM-9X 格斗导弹,还能使用 JDAM 卫星导航修正弹药、“鱼叉” 反舰导弹、“斯拉姆” 空地导弹、“金牛座” 巡航导弹(韩国军队中唯一挂载及发射 “金牛座” 的战斗机)以及各种普通炸弹等,对付敌方雷达时,还可使用 AGM-88B “哈姆” 反辐射导弹,兼具对地攻击和空中优势能力,战斗力颇为强劲。

  1. F-35A 战斗机:这是世界最先进战机之一,具备隐形和超音速巡航能力(不过 F-35B 垂直起飞时作战能力会因重量限制被严重缩减,且 F-35 整体不具备持续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其搭载 AN/APG-81 相控阵雷达和光电探测系统,超视距空战能力相当于三代机的五倍以上。F-35A 的正面 RCS 值为 0.065㎡,仅相当于歼 10B 战机的 13%,隐身性能良好。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 31 吨,作战半径也超过 1160 千米。内部武器舱可挂载精确制导弹药等,并且韩国还考虑引进挪威制造的隐身导弹 JSM(联合攻击导弹)装备到 F-35 上,该导弹可精确打击距离敌方雷达网最远 500 公里的地面目标或舰船,F-35 战斗机可在其内部弹仓携带两枚 JSM 导弹,也能通过翼下挂架进行挂载,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其反水面作战等能力。

(三)辅助飞机及作战体系

E-737 “和平眼” 预警机

韩国空军装备了多种辅助飞机,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作战体系。在预警机方面,装备有 4 架 E-737 “和平眼” 预警机,其飞行平台采用波音 737-300 型双发中短途客机,巡航速度为每小时 530 千米,最大巡航高度可达 13000 米。它安装有诺思罗普 - 格鲁曼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电子扫描阵列雷达(MESA 雷达),T 型截面的天线罩长 10.8 米,顶部宽 1.53 米,前倾 7 度以改善气动性能,工作在 L 波段,可同时跟踪 300 个目标,引导 24 架战机接敌,在巡航高度飞行时最大探测距离可达 850 千米,对典型战斗机目标下视探测距离为 370 千米,完备的电子战系统和电子情报侦察系统还可以对信号源进行定位识别,具备探测现有大多数隐形飞行器的潜力,能在空战中为己方战机提供关键的空情信息,指挥协调作战行动。

空中加油机方面,配备了 4 架 KC-330 空中加油机,可有效延长作战飞机的航程,增加其在空中的滞空时间,拓展作战半径,使得战机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执行任务,比如配合战斗机进行远程奔袭、巡逻等作战任务。

电子侦察机方面,有 8 架 RC-800 电子侦察机以及 2 架猎鹰 2000 电子侦察机等,这些电子侦察机能够对敌方的电磁信号进行侦察、收集和分析,掌握敌方的雷达、通信等电子设备的部署与使用情况,为制定作战计划、实施电子干扰或者反制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通过这些辅助飞机与作战飞机的协同配合,韩国空军构建起了涵盖空中预警、指挥控制、远程打击、情报侦察等多方面的作战体系,在应对周边局势以及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能够发挥出较为可观的整体作战能力。

四、韩国三军综合实力及国际影响

(一)三军整体实力排名与评估

在国际上诸多军事排名榜单中,韩国三军整体实力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地位。据美国军事网站 “全球火力”(GFP)发布的 “2024 年全球军力排行榜” 报告,韩国军力评价指数为 0.1416,在 145 个国家中位列第 5 位,较去年上升了 1 个位次,且近年来其排名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2013 年韩国军力排名第 9 位,2014 年升至第 7 位,2020 年至 2023 年维持在第 6 位。

与其他军事强国对比来看,韩国有着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优势方面,韩国陆军兵力规模庞大,现役兵力达 56 万人左右,预备役人员超过 400 万,主战装备如 K-2 主战坦克、K-9 自行火炮等性能先进,在火力、防护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并且部分装备还实现了对外出口,彰显出韩国军工实力。韩国海军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一支近岸海军逐步向远洋海军迈进,拥有像 “独岛” 号两栖攻击舰、“世宗大王” 级宙斯盾驱逐舰等大型先进舰艇,舰艇总吨位高达 23 万吨,其舰队规模和作战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也能排入前列。空军则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先进战机,包括 F-15K 战斗机、F-35A 隐形战机等,还有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电子侦察机等多种辅助飞机相配合,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作战体系。

然而,韩国三军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陆军方面,部分先进装备的核心技术依赖国外,例如 K-2 主战坦克曾因国产发动机问题而不得不采用进口发动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备的自主可控性。海军方面,尽管舰艇数量和种类较多,但像 “世宗大王” 级驱逐舰的舰内大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都来自美国,在作战时可能受到一定限制,而且韩国海军整体实力与传统海军强国相比,在远洋作战经验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空军方面,虽然有先进战机,但作战飞机的数量和种类相较于军事大国来说不够丰富,并且在一些关键军事技术研发上,例如战机发动机、雷达等核心部件,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之,韩国三军实力在全球处于前列,但与顶尖军事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在现场丨中超第11轮 鲁能主场3-1广州富力

2019年5月26日,2019赛季中超联赛第11轮比赛在山东济南的比赛,山东鲁能泰山队坐镇主场3-1击败广州富力队,取得联赛两连胜。第33分钟,张弛弧线球传中,费莱尼头球被挡,但他迅速补射得手。第5...

斯坦科维奇杯:中国男篮红队战胜克罗地亚队

↑8月16日,中国男篮红队球员阿不都沙拉木(右)与队友田宇翔(中)、丁彦雨航庆祝得分。当日,在广东深圳举行的2018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的第三日比赛中,中国男篮红队以81比69战胜克罗地亚队。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