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校长孙其信:以高质量国内合作及社会服务,有效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拓展学校办学资源
【编者按】2024年底至2025年初,学校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在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会上,校长孙其信以《以高质量国内合作及社会服务,有效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拓展学校办学资源》为题作主旨报告,现将全文予以发布:
以高质量国内合作及社会服务,有效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拓展学校办学资源
——在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会上的主旨报告
校长 孙其信
(2025年1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邀请了校外代表,这样安排与会议的性质密切相关,国内合作和社会服务是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我们非常感谢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同志受云南省党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委派前来参会,非常感谢拼多多高级副总裁朱政先生出席今天的会议,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校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题是“以高质量国内合作及社会服务,有效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拓展学校办学资源”,工作基本理念是三句话:以服务求贡献、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拓资源,这是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理念。围绕主题,今天我想谈三个方面考虑:第一,高度肯定学校推动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取得的显著成绩;第二,学校推动高质量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积累的有益经验;第三,统一认识、坚定方向、深化改革,从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新形态的高度,加力推动学校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取得更大成效。
一、高度肯定学校推动国内合作和社会服务取得的显著成绩
首先,我想谈谈过去这段时间,学校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成效,分三个层次进行回顾:
(一)建校120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始终坚持社会服务办学职能并形成优良传统。自建校以来,学校认真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众所周知,社会服务职能是世界高等教育第三次变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昨天上午,我在面向2035的学科建设与战略布局工作动员会上讲到,大家都对第三次教育变革比较熟悉,洪堡先生提出,“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第三次高等教育变革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必须考虑每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言之,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州的实际需要”。这更加直白地说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同志们如果翻看校史,有几个故事:我们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深刻阐释了学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原则。校史记载,自1923年起,每逢春节或正月十五元宵节,学校要召开农人同乐会,全校师生和郊区农民联欢,学校会向当地农民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并对农民的生产活动进行评比。1944年,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农业系师生在陕西子长县建立实习农场,种植烟草和甜菜,当时国民党封锁边区,物资匮乏,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农业系师生亲自办农场,解决了边区烟草和糖的生产和供应问题。抗美援朝时期,美国对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细菌战,沈其益副校长担任中国反对美帝细菌战调查团副组长,病毒学家裘维藩是专家组成员,分析了从朝鲜战场和我国东北收集的美军从飞机上投下的植物材料,经过分离研究得到美帝国主义使用细菌武器的大量物证。1952年11月至1953年3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和平大会”会议期间,负责解答外国参观者提出的疑问,控诉了美帝国主义实施细菌战的罪恶行径。1949-1957年,学校参与青海、新疆、西藏、华南、黑龙江的农牧业及土壤调查工作,校史记载中有一张李连捷先生在布达拉宫前的照片,他是学校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牵头完成西藏最早的土壤普查。1963年,蔡旭教授承担北京市百万亩小麦亩产300斤的科技攻关,他作为小麦技术顾问团的团长亲自指挥,最终在1965年实现了从1963年的年平均产量100多斤提高到百万亩冬小麦亩产300斤的历史性突破,赢得了北京“小麦会战”。上世纪80年代,学校在“六五”期间共推广农业科技成果90项,累计生产应用12亿亩,获得社会效益20亿元,覆盖全国21个省、市、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扶贫计划,1986年,原北京农业大学受当时的农业部委托,实施湘西扶贫计划,张文绪、李志民、乔健、胡广济等一批教授参与湖南湘西的深度扶贫工作,这几位老师也获评当时农业部的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上世纪80年代,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参与对辽宁锦西贫困山区开展的科技开发扶贫工作。两校正式合并后,玉米“农大108”获得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最高峰时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1/5左右。1996年,党中央提出“三下乡”活动,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仅2002年全校“三下乡”参加人员超过5000人次。可见,学校拥有服务社会的强烈情怀和优良传统,这是支撑我们发扬优秀传统、赓续优秀文明,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优秀精神力量。
(二)过去几年,学校以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推动国内合作和社会服务方面,实现了双赢和多赢。2018年6月,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正处级职能机构——社会服务处,2019年学校成立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2021年在专任教师职称系列中增设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型研究员,并打通社会服务型研究员二、三级岗位的晋升通道,出台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贡献奖励办法。应该说,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方面,学校有六个方面的标志性贡献:
一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中国农大的贡献。我们创建了整村脱贫的河边村模式,创造了定点帮扶云南镇康县实现顺利脱贫的良好成绩。多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在党中央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李小云教授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农学院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8年脱贫攻坚进程中,3位教授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1个学院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我们在非洲开展全球减贫事业,“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成功写入联合国南南合作减贫示范案例。
二是打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样板和示范。我们创建了10个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创建了河边村模式、曲周模式、灵丘模式、梨树模式等,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刚刚,显刚副书记介绍了学校在云南服务乡村振兴的做法,一些是全国首创,比如建立“一个中心、四个主体、四套机制”乡村振兴模式。前不久,我陪王予波省长在怒江州调研的时候,李小云教授提出的乡村建设“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原则,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三是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核心。这几年,在地方开展乡村振兴实践的同志们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乡村振兴,并不是缺一个博士、缺一个硕士、缺一个教授,而是缺人才,缺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会经营的实践人才。因此,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乡村CEO” 概念,并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展“黄埔军校式”接续培养。一次,我遇见几位学员,他们表示这是真培养,不是只在课堂听课,而是开展乡村实践,用实践进行考核。这个项目得到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认可,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靓丽品牌,后来,我们又与中央农广校达成合作。另外,农业农村部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后,学校发挥继续教育的独特优势,在全国承担了15个省的“头雁”培训任务,成为承担“头雁”培训最成功的高校。
四是扎实推进中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学校承担的任务很繁重,4所对口支援高校、4所对口合作高校、1所对口帮扶高校。
五是深度支撑国家种业振兴和黑土地保护重大战略。创立了黑土地保护模式,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社会服务领域的重大成绩。在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方面,我们贡献了中国首批两把“基因剪刀”和“沃德188”白羽肉鸡。
六是发挥学校近90余位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作用。目前,学校涵盖了全国50个体系中的32个体系。其中,韩一军同志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共性技术创新团队首席、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多年来,学校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提供各类政策和咨询报告1000余份。最近,韩一军同志的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批示。同时,学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万余人次,引进推广各项新品种新技术300余项。以上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成绩,这是我们主动无偿提供的社会服务。
(三)过去几年,学校以社会服务拓展办学资源,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我们发现,做好公益性社会服务的同时争取拓展办学资源并不矛盾,而且会更加有效促进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我们的理念是以服务求贡献、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拓资源。接下来,主要谈谈拓展办学资源。
过去,学校主要以“解民生之多艰”的办学理念无偿服务社会,为什么提出以服务拓资源?这是倒逼出来的,学校办学资源严重不足,大家有目共睹,如今更显不足,成为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过去几年,学校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根本原因是学校以社会服务大力拓展办学资源,在观念上进行了一场彻底革命。2018年4月8日,学校党委发布《关于统筹推进“5+1工程”的实施意见》,简称“5+1工程”,其中第五项是“发展保障工程”,包括积极拓展办学空间。“5+1工程”实施以来,通过理念革命推进更广泛、更深度的国内合作和社会服务,在办学资源拓展方面实现了双赢和多赢,成效可以归纳为“1+2+6+N”:
“1”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将近900亩地、60万平米、50亿投资的项目。
“2”是烟台研究院和涿州教学实验场,通过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学校找到了破解两个长期遗留难题的有效路径和办法。第一个难题是烟台研究院,8、9年之前,烟台研究院是什么样子?烟台研究院原本拥有非常好的资源,地处海滨,有2000亩地,但烟台校区没有获批,留下了永久难题。自此以后,烟台研究院处在极端困难状态,存在人心涣散、债务累累、社保问题、学生规模小、内部管理混乱等困难,山东省委每次巡视烟台市,都把烟台研究院作为重大问题,优质资产成为学校最大包袱。但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在见时任烟台市委书记的第一句话是,“我们都是新任,你是新书记,我是新校长”。怎么破解这个问题,我当时说了两句话,“团结一致向前看”“做实做大做强”。“做实”就是要真正建成一个学校,“做大”是利用五年时间把学生规模拓展到五千人。他说,给你10亿。由此迎来了烟台研究院彻底的重大变革。这个过程中,辛贤同志作为组长,牵头处理烟台研究院工作,本科生院、人事处、科研院、基建处、研究生院和财务处等主要职能部门的处长常驻烟台,把党政办公室主任派去担任院长,最终把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难题是涿州教学实验场,这是学校的一块宝地,两万亩地,是一笔巨大的资产。但若干年前,涿州教学实验场也遇到了巨大的发展困难,主要有四个:第一个困难是上访成常态,最大诉求是社保,成为学校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涿州教学实验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员制度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第二个困难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长期靠学校借款维持。我要求,三年实现财务平衡,这个目标在2024年实现了;第三个困难是与周边的纠纷不断,严重干扰涿州教学实验场的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第四个困难是与地方的融合严重不足。但是,我们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采用了三招:主动服务、提升发展能力、改善周边关系,累计争取到各类资金大概6.32亿元。
球盟会APP“6”是学校探索形成了六类以社会服务拓展办学资源的新模式。第一类是校外产业研究院。学校陆续在四川、三亚、成都、深圳等地建设了7个产业研究院,累计争取地方合作经费5.34亿元,新增可利用房屋面积12.58万平米,新增试验用地6100亩;第二类是教授工作站。建成了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教授工作站302个,签订合同金额超过5亿元,拓展用房面积3万平米以上,试验用地超过9万亩;第三类是校外实验站。现有校外实验站23个,共获批经费1.97亿元,新增免费使用实验用地6300亩,新增实验用房1.05万平方米,最重要的是,获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53.29亩;第四类是校地校企合作。学校先后与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地市1028个县,开展了全方位校地合作,先后与拼多多、大北农、东阿阿胶、腾讯等达成合作,或通过技术转移转让合作企业累计超3000家,获得横向经费26.59亿元,横向经费占学校总科研经费比例从13%提高到20%;第五类是多方争取社会捐赠。多年来,接受捐赠收入3.5亿元,其中最大的捐赠就是拼多多的1亿元;第六类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大事,学校以社会服务拓展办学资源理念,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占比、金额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其中,吴清民教授“布鲁氏菌基因缺失疫苗(BA0711株)生产技术转让”合同金额2800万、郭岩彬教授“利用地衣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合同金额1800万,学校第一个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农大抗虫玉米ND207,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是六种拓展办学资源的模式。
“N”是指其他的拓展办学资源模式。这几年,学校以社会服务拓展办学资源,累计争取到经费104.47亿,新增可利用房屋面积84.95万平米,新增可使用实验地10.91万亩,获得学校持有产权的新增土地面积778.45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足,有五个方面:一是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更加有力;二是国内合作的全国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比例和转化成效需要大幅提升;四是以社会服务争取更多办学资源需要再上新台阶;五是深化国内合作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需要再创新。
二、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
回望过去,我们积累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推动国内合作和社会服务,是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历史使命,要勇担这一历史使命。第二,这是认真履行大学使命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争取更多办学资源的有效途径。第四,这是解决学校长期遗留“老大难”问题的成功路径。第五,这是探索并完善中国农业大学办学格局的有益尝试。第六,人才和成果是推动社会服务的两大有效动力。要有人,云南的乡村振兴得益于李小云教授,梨树“黑土地”保护得益于李保国教授。其次,要有真的硬核本领。“5+1工程”中的办学资源拓展工程是什么性质?我体会,是赋能(enable)。之前,我曾提出学校发展的“动车组”模式。学校的发展可以有两种模式,“火车头”模式是书记、校长带动各学院,我们俩有多大动力,你们就跑多快,“动车组”模式是火车头和各学院一起跑,我们俩的动力有限,你们一起用力会跑得更快。实际上,这是给每个学院充满能量。我认为,最大的奥秘是赋能,给学院赋能、给部门赋能、给教授赋能,赋能就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在评价改革方面,我们增设了“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型研究员”岗位,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赋能,真正把“火车头”模式转变为“动车组”模式,赋能越大,学校发展就越快。
三、统一认识、坚定方向、深化改革,从探索构建高等教育新形态的高度更好履行大学使命,加力推动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取得更大成效
展望未来,我们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我们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特别是国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国内合作和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靠的是科技,要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我讲6句话:
第一,全校上下一定要形成高度的思想共识。如果大家没有共识,我们办不成这件事情。最大共识是思想共识,有了思想共识才能统一行动。今天的会议之所以要总结也要展望,就是要形成最大的共识,这是推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第二,完善大合作-大服务的体制。通过这次准备的材料,我发现目前还是小服务、小合作。第三,创新做大做强的机制。我们争取到各类经费100多亿,未来十年能否争取到200亿,靠的是机制,靠的是赋能。我们要加大力度向学院赋能、向部门赋能、向教师赋能。第四,大胆谋划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合作对接。我们是“国字号”大学,如今学校已经在11个省建立校外实验站,还有很多省没有建立,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争取。对标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学校已经有了一些考虑,例如,京津冀地区,与天津的合作要加快;长三角地区,学校的布局不够,成立了一个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成立了深圳研究院;成渝地区,成立了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海南,成立了三亚研究院。现在缺少的是东北、西北和长三角地区。未来,要在保持京津冀、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的基础上,在东北、西北地区布局。前天,新疆农科院院长来学校调研,新疆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包揽了全国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纪录,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战略布局。第五,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的同时,总金额和单项总额不高,科技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第六,要建强专门开展社会服务与国内合作的坚强专职队伍。要用力、用心、用情地推进各类社会服务模式、方式取得更大的成效。
我就讲这么多,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大家!
上证基本面500指数上涨0.1%,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建筑等
金融界2月24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上证基本面500指数 (上证F500,000100)上涨0.1%,报5590.88点,成交额3434.3亿元。qm球...
为什么说章若楠是内娱颜值天花板?看她这张360无死角的脸就懂了
qm球盟会网站...